【山東泰潔新材料】常用消毒劑及環境物表清潔與消毒
防腐消毒劑是指殺滅或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長繁殖的一類藥物。分為:防腐劑;消毒劑。防腐劑和消毒劑是根據用途和特性來區分的,兩者之間并無嚴格的界限。消毒劑濃度低時也能抑菌,而高濃度的防腐劑也能殺菌。所以一般不將他們分開,總稱為防腐消毒劑。
影響防腐消毒劑作用的因素:
1.濃度和作用時間:
其他條件一致的情況下,消毒藥物的殺菌效力一般隨其溶液濃度的增加而增強,隨藥物作用的時間延長,消毒效果也增加。
濃度越高,時間越長,消毒效果越好,但對機體組織的刺激和損害也越大。
達不到有效的作用濃度或作用時間,就不能達到理想的消毒效果。
2.藥物濃度與殺菌速度:
一般情況下,增加藥物濃度可提高消毒殺菌的速度,縮短效力達到相同殺菌所需的時間。
濃度越高,時間越短。但有部分藥物例外,如乙醇。
3.溫度:
在一定的溫度變化范圍內,消毒劑的抗菌效果與環境的溫度及消毒劑液的溫度成正比,溫度越高,殺菌力越強。
一般為溫度每升高10℃,抗菌效力增強1倍。
對熱穩定的防腐消毒劑可使用熱溶液,以提高藥效。
對防腐消毒劑物的抗菌效力的檢測鑒定,通常是在15~20℃氣溫下進行。
對熱敏感,不穩定的藥物不要加熱。如過氧乙酸、乙醇等。
4.有機物:
消毒環境中的糞尿以及創傷上的膿血、體液等有機物存在時,防腐消毒劑后與這些有機物結合成不溶解的化合物,形成一層凝固的有機物保護層,使藥物不能與深層微生物接觸,影響藥物對深層的作用。
或是有機物與消毒劑物結合后減弱或消除藥物的作用。
5.病原微生物的類型特點:
不同腫型的微生物以及處于不同狀態的微生物,對同一種消毒藥的敏感程度不同。
革蘭氏陽性菌:一般比革蘭氏陰性菌對消毒藥物敏感;
病毒:對堿類消毒藥物敏感,而對酚類消毒藥物有耐藥性。
生長繁殖階段的細菌:對消毒藥物敏感,具有芽胞的細菌對消毒藥物抵抗力很強。
6.藥物之間的相互拮抗(配伍禁忌):
兩種以上藥物合用,或消毒劑與清潔劑、除臭劑合用,藥物之間會發生物理、化學等方面的變化,使消毒劑效降低或失效。
如高錳酸鉀、過氧乙酸等氧化劑與碘酊等還原劑之間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不但減弱消毒藥效,還會對皮膚的刺激性增強,甚至產生毒害。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肥皂與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合用,發生置換反應,使藥效消失。
7.其他因素:
消毒物的表面形態、結構、化學活性、pH、劑型、消毒液的表面張力、在溶液中的解離度等。
理想防腐消毒劑的條件:
抗菌范圍廣、活性強,而且在有體液、膿液、壞死組織、及其他有機物存在時仍能保持抗菌活性,能與去污劑配伍使用;
作用產生迅速,其溶液有效壽命長;
具有較高的脂溶性和分布均勻的特點;
對人和動物安全,防腐藥物不能對動物組織有損害,不具有存留表面的活性;
藥物本身應無臭、無色、無著色性、性質穩定,可溶于水;
無易燃性或易爆性;對金屬、橡膠塑料、衣物等無腐蝕作用;價廉易得。
環境、用具、器械的消毒劑:
防腐消毒藥分類:
1、環境、用具、器械的消毒藥
2、皮膚粘膜用消毒藥
3、創傷用消毒防腐藥
本文著重講述環境、用具、器械的消毒劑。
1、酚類
酚類—是一種表面活性物質。
作用機制:
損害菌體細胞膜;
較高的濃度使蛋白變性,所以,具有殺菌作用。
通過抑制細菌脫氫酶和氧化酶的活性,產生抑菌作用。
(1)煤酚(甲酚)
是從煤焦油中分餾得到的三種異構的甲酚的混合物。
理化性質—幾乎物色或淡黃色澄明液體,有類似苯酚的臭味(微帶焦臭)。放置較久或在日光下顏色逐漸變深。難溶于水。
作用與應用—對一般繁殖型病原菌具有較強的殺滅作用,對芽胞無效。對病毒作用不可靠。
抗菌作用較苯酚強3~5倍,并且消毒使用濃度比苯酚低,所以較苯酚安全。
制劑—使用植物油、氫氧化鉀、煤酚制成的含50%煤酚的肥皂溶液為煤酚皂溶液(甲酚皂溶液),就是平時說的來蘇兒。
3~5%的煤酚皂溶液可用于廄舍、場地、排泄物等的消毒。
1~2%溶液皮膚、手臂的消毒。
0.5~1%的溶液用于口腔和直腸粘膜的消毒。
注意事項—有臭味,不宜在食品加工廠使用。
(2)苯酚(石炭酸)
理化性質—無色或微紅色針狀結晶或結晶狀塊。有特臭,吸濕,溶于水和有機溶劑。水溶液若酸性。遇光或暴露空氣顏色漸深。堿性環境、脂類、皂類等能減弱其殺菌作用。
作用與應用—苯酚可凝固蛋白。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
5%的溶液可在48小時內殺死炭疽芽胞;
2~5%的苯酚溶液可用于廄舍、器具、排泄物的消毒處理。
制劑—臨床常用的是復合酚(含苯酚41~49%,醋酸22~26%),深紅褐色粘稠液體,特臭。
對細菌、霉菌、病毒、寄生蟲卵等都具有較強的殺滅作用。100~200倍稀釋液可噴霧消毒。
注意事項—濃度大于0.5%時有局部麻醉作用;5%溶液對組織產生強烈刺激和腐蝕作用。可能有致癌作用。
2、醛類
醛類消毒劑的化學活性很強。
特性—在常溫下易揮發。
作用機制—可使菌體蛋白變性、酶和核酸功能發生改變,具有強大的殺菌作用。
(1)甲醛:
理化性質—室溫條件為無色氣體,有特殊刺激氣味,易溶于水和乙醇,在水中以水合物的形式存在。
作用與應用—既可以殺死細菌的繁殖型、也能殺死芽胞,還能殺死抵抗力強的結核桿菌、病毒、真菌等。
主要用于廄舍環境、器具、衣物等的消毒毒。
由于甲醛具有揮發性,多采取薰蒸消毒的方式。
2%的溶液可用于器械消毒;
10%的福爾馬林溶液可以用來固定標本;
廄舍空間薰蒸消毒,每立方米空間15~20ml甲醛溶液,加等量的水,加熱蒸發即可。
制劑—40%在甲醛溶液——福爾馬林,無色液體。
注意事項—福爾馬林在冷處久貯可生成聚甲醛發生混濁和沉淀。存放甲醛溶液溫 度不要太低,或加入10~15%的甲醇可防止聚合。
甲醛對皮膚粘膜有很強的刺激性,使用時應注意。
3、堿類
堿類殺菌作用的強度取決于其解離的離子濃度,解離度越大,殺菌作用越強。
堿對細菌和病毒的殺滅作用都較強,高濃度溶液可殺死芽胞。
遇有機物,堿類消毒藥的殺菌力稍微減低。堿類無臭無味,可作廄舍場地的消毒,也可作食品加工廠舍的消毒。
堿溶液可損壞鋁制品、油漆面、纖維織物等。
(1)氫氧化鈉(苛性鈉、火堿、燒堿)
理化性質—白色不透明固體,吸濕性強,易潮解;暴露空氣吸收空氣中的CO2,逐漸變成碳酸鈉。
作用與應用—能殺死細菌的繁殖型、芽胞和病毒,還能皂化脂肪、清潔皮膚。
1~2%的溶液可用于消毒廄舍場地車輛等,也可消毒食槽、水槽等。但消毒后的食槽、水槽應充分清洗,以防對口腔及食道粘膜造成損傷。
5%溶液用于消毒炭疽芽胞污染的場地。
注意事項—應密閉保存。對機體組織有腐蝕性,使用時應激注意防護。
(2)氧化鈣(生石灰)
生石灰是用石灰石經煅燒而成的,俗稱白灰。其主藥成份為氧化鈣。
理化性質—白色干塊,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份,與水結合而成氫氧化鈣。
作用與應用—生石灰本身并無消毒作用,與水混合后變成熟石灰(氫氧化鈣),熟石灰才具有消毒殺菌作用。
常用10~20%的石灰水混懸溶液涂刷墻壁、地面、護欄等,也可用作排泄物的消毒;
也可將生石灰直接加入被消毒的液體、排泄物、陰濕的地面、糞池、水溝等處。
注意事項—生石灰不具消毒作用,只有與水反應,變成熟石灰才有消毒作用,所以各飼養場在門口鋪撒生石灰粉的做法是不科學的,消毒作用不大,只能給人一種安慰。
但鋪撒的生石灰也有它的作用,就是在潮濕地方可以吸潮后發揮作用。或鋪撒生石灰粉后藥及時地潑水。
4、過氧化物類
又稱:氧化劑,過氧化物類消毒藥多依靠其強大的氧化能力來殺滅微生物的。殺菌能力強。
但這類藥物不穩定,易分解,具有漂白和腐蝕作用。
(1)過氧乙酸(過醋酸)
是由過氧乙酸和乙酸的混合物。
非典時期到處使用的消毒劑就是過氧乙酸。
理化性質—無色透明液體,弱酸性,有刺激性酸味,易揮發,易溶于水酒精和醋酸。
性質不穩定,遇熱或有機物、重金屬離子、強堿等易分解。低溫下分解緩慢,所以應低溫(3~4℃)保存。濃度高于45%的溶液容易爆炸。
作用與應用—過氧乙酸具有酸和氧化劑的雙重作用,其揮發的氣體也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較一般的酸或氧化劑作用強。
是高效、速效、廣譜的殺菌劑。對細菌、芽胞、病毒、真菌等都具有殺滅作用。低溫時也具有殺菌和抗芽胞作用。
用于廄舍、場地、用具的消毒。
制劑—市售的過氧乙酸為20%的過氧乙酸溶液。
注意事項—腐蝕性強,有漂白作用,溶液及揮發氣體對呼吸道和眼結膜等有刺激性;濃度較高的溶液對皮膚有刺激性。
有機物可降低其殺菌力。
過氧乙酸溶液消毒劑量和方法:
堿性固體過氧乙酸水溶液中過氧乙酸含量0.1~0.20%、作用10~15 min、可用于細菌繁殖體污染表面的消毒和水果、蔬菜的浸泡消毒。
低腐蝕性過氧乙酸作為內窺鏡消毒機的專用消毒劑、用于內窺鏡的消毒。
漂白粉(含氯石灰):
是將氯氣通入消石灰制成的。是次氯酸鈣、氯化鈣和氫氧化鈣的混合物。含有效氯不得少于25%,一般在25~36%之間。
理化性質—灰白色粉末,有氯臭,在水中部分可溶解,在空氣中吸收水份和二氧化碳而緩慢分解,而失效。
作用與應用—漂白粉放入水中,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再釋放出活性氯和新生態氧而具有殺菌作用。能殺滅細菌、芽胞、真菌和病毒。
5~20%的混懸溶液消毒以發生傳染病的廄舍場地、墻壁、排泄物等。飲水消毒為每100ml水中加入0.3~1.5g漂白粉。
注意事項—不可與易燃易爆物品放在一起,現用現配。
二氯異氰尿酸鈉(優氯凈):
新型高效消毒藥。
理化性質—白色或微黃色晶粉,有濃厚的氯臭味。
性質穩定,在高溫、潮濕處存放,有效氯含量下降也很少;易溶于水,溶液呈弱酸性,水溶液穩定性較差,應現用現配。
作用與應用—抗菌譜廣,殺菌力強,對細菌繁殖型、芽胞、病毒、真菌等都有較強的殺滅作用。
PH溶液越低,殺菌作用越強,加熱可增強殺菌效力。
有機物對其殺菌作用影響較小。
主要用于廄舍、場地、排泄物、用具等的消毒。
制劑——含有效氯60~64%。
注意事項——具有腐蝕和漂白作用,
依據化學成分主要分為九種:醛類消毒劑,雜環類消毒劑,含氯消毒劑,過氧化物類消毒劑,含碘消毒劑,季銨鹽類消毒劑,酚類消毒劑,胍類消毒劑,醇類消毒劑,重金屬類消毒劑,生物類消毒劑。
環氧乙烷:
環氧乙烷為雜環類消毒劑;
特點:沸點10.8℃、密度1.52、嗅閾值760~1064 mg/L;易燃易爆最低燃燒濃度為3%。
適用范圍:對醫療器械和用品、書籍、文 件、皮毛、棉、化纖和塑料制品、木制品、陶瓷與金屬制品等一般方法不宜滅菌的物品。
依據對微生物殺滅能力分為:
1.滅菌:殺滅一切微生物。
2.高水平消毒:殺滅包括細菌芽胞在內的各種微生物。
3.中水平消毒:殺滅除細菌芽胞在外的各種微生物。
4.低水平消毒:殺滅抵抗力比較弱的微生物。
消毒劑消毒功效水平等級:
微生物對消毒劑耐受力:
滅菌劑滅菌器械
高效消毒劑高度危險物品
中效消毒劑中度危險物品
低效消毒劑低度危險物品
消毒方法:
1.擦拭消毒法:
擦拭消毒法指用消毒劑溶液將布或其它擦拭物浸濕再擦拭物體(品)表面進行消毒的處理方法。
2.浸泡消毒法:
浸泡消毒法指將消毒物品全部浸沒于消毒劑溶液內進行消毒或滅菌的處理方法。
注意事項:
*對導管類物品應使管腔內同時充滿消毒劑溶液及時取出、及時清洗和去除殘留消毒劑對污染有病原微生物的物品先浸泡消毒、清洗干凈、再消毒或滅菌處理。*對僅沾染污物的物品應清洗去污垢再浸泡消毒或滅菌處理。
*使用可連續浸泡消毒的消毒液時消毒物品或器械應洗凈瀝干后再放入消毒液中。
3.氣體熏蒸消毒法:
氣體熏蒸消毒法指在專用消毒柜(或箱)與消毒袋中、用消毒劑氣體對物品進行消毒或滅菌的處理方法。
4.煙霧熏蒸消毒法:
指應用點燃后產生的消毒劑煙霧進行消毒的處理方法。常用的有醛-氯煙霧劑和酸-氯煙霧劑等。
適用范圍:
*醫院病房、家庭居室、車船、倉貯、通風良好的大空間公共場所室內的空氣和物體表面的消毒;
*野外對密度較大的低矮樹林等實施消毒、蔬菜大蓬對果蔬細菌病毒的殺滅。
使用方法:
1)計算消毒空間的體積
2)確定用藥量
3)合理的布放消毒劑
4)密閉消毒空間
5)點燃空間內的消毒劑
6)消毒處理
7)開窗通風驅除煙霧
注意事項:
*高位物品對煙霧的沉降、擴散有較大影響、應適當加大消毒劑的用量;
*煙霧熏蒸消毒法在室內空氣消毒的效果優于室內表面的消毒效果。
5.粉劑噴灑消毒法:
粉劑噴灑消毒法指用噴粉器或人工撒布消毒粉劑進行消毒的處理方法。
使用要求:
空氣相對濕度≥90%、地面潮濕;
含露珠的低矮植被;消毒粉劑應當撒布均勻;
氣壓低、氣溫逆增的早晨、傍晚或陰天;
風速2.0m/s;
消毒人員應站在上風向;
注意個人防護。
6.液體流動浸泡消毒法:
指用連續制備的消毒劑溶液進行流動浸泡或沖洗消毒的處理方法。
適用范圍:
對手和皮膚進行流動沖洗消毒;
常用消毒劑:酸性氧化電位水和臭氧水消毒液;
注意事項:消毒前應當進行清潔處理。
7.沖洗消毒法:
指利用噴槍噴水或消毒劑溶液進行沖冼消毒或沖洗消除污染的處理方法。
適用范圍:適用于對車輛、坦克、艦船、帳篷及其它裝備的去污染與消毒。
常用消毒劑:有效碘1000~2000mg/L碘伏溶液、有效氯500~1000mg/L,含氯消毒劑溶液和0.1%~0.2%,雙長鏈季銨鹽類消毒劑等。
8.熱蒸汽沖洗消毒法:
在4kg/cm2壓力下沖洗、可殺滅或消除多數微生物、適用于車輛等大型裝備的洗消。
其他消毒方法:
紫外線消毒
殺菌原理:利用適當波長的紫外線能夠破壞微生物機體細胞中的DNA(脫氧核糖核酸)或RNA(核糖核酸)的分子結構,造成生長性細胞死亡和(或)再生性細胞死亡,達到殺菌消毒的效果。
殺菌能力:紫外線殺菌的廣譜性是最高的,一般達到足夠輻照強度和時間,紫外線對細菌、病毒的殺菌率可達到95%以上。
注意事項:
1)不得使紫外線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損傷。紫外線對人體的皮膚和眼睛的影響最為明顯。人體受到短時間照射即會產生皮膚泛紅、搔癢、起過敏性的丘疹;長時間照射會使皮膚組織受到嚴重的傷害,足夠劑量的照射甚至會造成皮膚的癌變。紫外線照射到人眼也非常有害,短時較大劑量照射會使眼睛紅腫、流淚、睜不開眼,長期受到紫外線輻射會導致白內障甚至致盲。
2)用紫外線消毒物品表面時,應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線的直接照射,且應達到足夠的照射劑量。由于光的直線傳播,當遇到物品阻擋時,就會產生反射、穿透或吸收。紫外線消毒要求每立方米空間紫外線燈瓦數≥1.5W,照射時間一般為30~60分鐘。并規定紫外線的輻照強度不得低于70μW/cm2,否則殺菌效果不佳或無效,達不到消毒的目的。
3)紫外線消毒的適宜溫度范圍是20℃~40℃,溫度過高過低均會影響消毒效果。用紫外線消毒室內空氣時,房間內應保持清潔于燥,減少塵埃和水霧,溫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對濕度大于60%時應適當延長照射時間。
4)另外,紫外燈光衰較大,壽命不長。一般廠家生產的紫外線殺菌燈點燃數百小時后,它的紫外光強度衰減很快,最高達到30%,殺菌效果大大減弱。另外,加工中造成的陰極損傷也影響了紫外線殺菌燈的壽命。由于紫外線殺菌燈的光衰與熒光燈光衰在機理上不完全相同,所以這一問題還有待各方努力解決。
5)應用中還應注意燈管的擦拭與保潔。新燈使用時,可先用75%的酒精紗布擦拭燈管,清除灰塵與油跡對燈管的污染。使用過程中,定期擦拭,做好燈管的保潔工作,以免影響透紫率及輻射強度。